查看“首页”的源代码
←
首页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民胞物与]] [[知行合一]]''' <htmltag tagname="img" src="https://safaritime.cn/zx.png" style="width: 386px; max-width: calc(100% - 4px);"/>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梓人传 == [[唐代]]·[[柳宗元]],选自《柳河东集》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ref>据樊方墓志记载:「薨于雍州长安县光德里」。光德里是长安大兴城内一百零九坊之一,住户均为高官厚爵者。白行简《纪梦》云:「长安西市百肆,有贩粥求利而为之平者,姓张,不得名,家富于财,居光德里。」</ref>。有梓人<ref>古代木工。《考工记·总序》载,木工有七,其一为梓人,专造饮器、箭靶和钟磐的架子。后世亦称建筑工人为「梓人」。</ref>款其门,愿佣隟宇<ref>音 xì yǔ,《宋庠補音》古文隙字。註詳十畫。《管子·七臣七主篇》故上惽則隟不計,而司聲直祿。《揚子·太經》鑽於內隟厲。《鮑昭·擬阮公詩》惠氣凴夜淸,素景緣隟流。佣,指以劳力抵房租。隙宇,空屋。</ref>而处焉。所职,寻、引<ref>廖莹中辑注:寻,八尺;引,十丈。寻、引,所以度长短也。</ref>、规、矩、绳、墨<ref>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六字合起来,意为度量长短,规划方圆,校正曲直。</ref>,家不居砻斫之器<ref>音 lóng zhuó,《谷梁传.庄公二十四年》:「礼,天子之桷 音 jué,斫之砻之,加密石焉。」陆德明释文:「斫,削也。砻之,磨也。」</ref>。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ref>唐开元初改雍州为京兆府,并增设少尹,以理府事。后世不置,但习惯上称呼京师所在地行政长官为京兆尹。唐代初期并没有设立京兆府。京师所在地的行政机构是雍州府,以高资格的亲王担任雍州牧,唐太宗、中宗、睿宗未即位之前都曾担任过这一职务。实际上这些亲王主要是挂个名,总大纲而已,真正主管雍州事物的是州府长史。唐开元元年,玄宗设立京兆府,京兆府隶属京畿道,第一任京兆尹是孟温礼。唐时京兆府办公地点在长安城西部的光德坊东南隅,京兆尹一般情况下为从三品官秩,手下有京兆少尹两名,还有功曹参军、司录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司兵参军、司仓参军、司士参军等相当于现今局一级的官员。</ref>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ref>本指犯人,这里指受差使的人。</ref>,为乡师<ref>官名。掌管所治之乡的教化,监督各级官吏的政绩,稽核人口数字及老幼贵贱废疾等情况,并听其狱讼。</ref>、里胥<ref>指里长。《汉书·食货志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邻长坐於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里胥,如今里吏也。」 唐韩愈 《谢自然》诗:「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輙倾数家之产。」</ref>;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ref>谓治、教、礼、政、刑、事六种职事。《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或谓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亦或谓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六种官职。</ref>,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ref>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ref>、连率<ref>新朝官职名,相当于汉代太守,王莽好仿古,官制多依照典籍更改名称。后亦泛称地方长官。《汉书·王莽传中》:「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后汉书·马援传》:「及莽败,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 李贤注:「连率亦太守也。」</ref>。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ref>秦帝国和汉帝国郡县级以下的官员。或为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或为乡官。</ref>、版尹<ref>掌管地方户籍的小吏。</ref>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ref>都野,都邑与郊野之地。</ref>,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ref>感激。</ref>;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ref>伊尹、傅说、周公、召公。傅说比较眼生,他是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傅氏始祖。</ref>。」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ref>同「倘」,史记·伯夷传: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古代汉语中表示实际发生可能较小的假设连词,它们的使用场合只有两类:一类是假设的内容属于意外的不幸,或主观上把它当成一种意外,把意外说成很小可能,使表达更加委婉。一类是谦词,把假设内容当成幸运的较小可能会实现的事,使表达更加谦逊。这两类都反映说话者的主观评价,是为了表达更符合礼貌原则。</ref>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ref>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ref>,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ref>圮,汉语二级字,音 pǐ,本意是塌坏;坍塌,引申义是断绝、隔绝;倾覆;伤害。</ref>。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 参考注释 ==
返回至
首页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首页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搜索
帮助
Menus
All
Glossary
Snips
Type Setter
Image Host Service
QueenYii
Meta
Time
Atlas
Gallery
DevOps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